做一集动画要多少钱?钱主要花到哪去了?

做一集动画要多少钱?钱主要花到哪去了?

出于这一层原因,你就可以看到许多在背景上"偷懒"的动画,比如说打斗时的特写经常使用速度线代替,毕竟给这种短镜头特意做个背景实在不怎么划算。

除此之外,在制作水准特别低动画里,还可以看到一些背景糊得发疯的情况,那就是典型作画不够模糊来凑,又或是背景千篇一律无限循环之类的,这一点各位可以去看看《重来吧,魔王大人!》的第一集,就可以有十分直观的体验。

再之后就是你经常在动画里看到的"经费在燃烧"、"经费爆炸"之类的弹幕,这些观众大部分先入为主的印象都集中在了原画这个部分上,但实际上原画在制作中只负责画面中动起来的部分,并且诸如上色、中割动画、摄影、演出、特效等等,其实也是组成"经费爆炸"的重要成分。

所以经费能决定动画的质量吗?那是必然的,经费首先就是动画企划的根本,没有钱那就是单纯地用爱发电,而没有钱的爱是有极限的。但经费和质量一定是完全的正相关吗?那倒不一定,至少在正常的区间里并不一定。

大家都很熟悉的作画回《博人传》第65集,就是拿了正常的钱然后用爱发电的范畴,而《碧蓝航线》的动画则正好反过来,是经费充足却做了个大崩盘的例子。

所以除了"经费"之外,一部动画质量的好坏,还取决于企划牵头人的人脉,以及整个动画制作组的态度。

随着日本动画行业规模的膨胀,日本的动画人才等于从整体上被大幅稀释,也就是说你很容易请到人,却很难请到水平拔尖的人,《一拳超人》第一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一拳超人》第一季的制作水准是所有观众有目共睹的,其后也不出所料地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阵热潮,也让许多观众在心中笃定了这部作品一定会推出第二季。

后来正如大家所见,《一拳超人》第二季确实来了,但比大多数人预料中的要晚了很多,并且第二季的反响也远远不如第一季,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多数观众都觉得制作水平明显下降了。

对于这个结局,相信任何一家日本动画公司,包括制作了《一拳超人》第二季的J.C.STAFF本身也早有预料,因为2015年的《一拳超人》根本不是光凭经费就可以堆砌出来的作品,它的制作团队阵容之豪华远超了绝大部分观众的想象,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人脉与运气相结合的产物。

再然后就是制作团队的态度,钱确实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毕竟只要请来足够多水平拔尖的制作人员,他们即使只是正常地收钱办事,做出来的作品也会在平均水平之上。但如果想要《一拳超人》或是《鬼灭之刃》这种直接捅穿天花板的质量,那就必须在水平拔尖的同时付出十二分的热诚才有可能办到。

而制作人员的热情,或者说他们的肝,一般都不是经费可以换来的,至少一集1100万日元的价格翻个一倍也不一定能行。

《碧蓝航线》的动画就是最直观的例子,近年来有许多中国以及欧美的投资者尝试直接委托日本动画公司进行制作,但在缺乏人脉的情况下,除了Neflix这种级别的企业外,大多都很难搭上顶尖创作者的线,再加之如果不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IP,制作团队能正常发挥收钱办事就已经算是不错的结局。

在这两个前提下,你可以发现许多打着"××日本动画"名头的作品,实际上质量却不尽人意,毕竟顶尖的业界人员数量有限,他们的日程更加有限。

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经费爆炸",那或许真的可以做出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来,比如说你愿意投资别人一个季度的资金来做一集动画,那相信一定效果非凡。当年Cygames投资制作的《巴哈姆特之怒GENESIS》就有点这种味道——给钱多,工期宽松,只要求质量好。

事实表明,即使富如Cygames,这种玩法也不可能持久,或者说这种做法本身没有可持续的意义,因为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这么一轮看下来,你就能明白如今的杂鱼动画为何这么多,面对这种明显就是单纯商业动画的流水线式原作,也不知道到底经费要多爆炸,才能请来一群顶尖创作人员,再让他们用十二分热情来制作。

文:lock返回搜狐,查看更多